news_/201909/07/58920.html
9月7日电 距离今年的“十一”黄金周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,你出行的车票都抢到了吗?今天起,10月6日的返程火车票也将正式开售,记好这些注意事项帮你顺利抢票!
国庆返程火车票开抢
今年“十一”黄金周的放假安排为10月1日至10月7日。按照网络和电话订票预售期30天的规定,10月1日当天的火车票已于9月2日正式开售,9月7、8日分别开抢10月6日、7日国庆返程票。
依照旅客出行惯例,9月30日下午起至10月1日当天将是外出客流的高峰时段,因此9月30日和10月1日的火车票也最抢手。
2日,国庆假期首日车票刚一开售,不少热门线路车票就出现“秒光”。
记者6日傍晚登录12306网站查询,发现10月1日当天的不少热门线路列车都是一票难求。例如,北京开往郑州、济南、长沙、哈尔滨等方向的高铁、动车车票几乎全部售罄。
而10月6日、7日将是传统的返程高峰,因此乘客需要根据行程安排,提前做好购票准备。
抢票,别忽略这几点注意事项!
“十一”黄金周抢票难度堪比春运,因此有出行计划的旅客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,做好抢票攻略。
【关注列车时刻变化】
旅客需要注意铁路部门公告。今年7月10日起,全国铁路开始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,部分列车时刻有变化。
在“十一”黄金周期间,铁路部门或根据客流情况临时调度临客等资源满足热门线路。经常关注12306网站能及时看到此类信息。
【注意放票时间】
12306网站和电话购票开放时间都是早上6点至晚上11点,因此旅客需要关注车票开售时间,第一时间抢票,买到的可能性会更大。
需要提醒的是,由于火车站售票窗口、代售点的购票预售期为28天,窗口购票的时间也需依次向后顺延2日。
【做好支付准备】
网购车票时一定要在30分钟内完成支付,如超过30分钟未支付,车票将自动取消。因此在抢票前,旅客需要提前做好网上支付的准备。
【用好“候补购票”功能】
第一时间没有抢到票也不要着急。铁路部门在中国铁路12306网站和APP上推出了“候补购票”功能,每个人可以预约两个时段的4张车票进行候补购票,不用盯着手机,只要有人退票或有余票放出,系统会自动按照排队顺序购入。
【抓住“捡漏”时间点】
根据往年经验,开车前15天是退票的高峰期,其次是在开车前1至2天,这时有的旅客会因行程变化而退票,尤其是晚上10时至11时期间,更是旅客退票的高峰时段。
此外,临开车前,售票系统往往会放出部分剩余车票,旅客也可随时关注。
【可以选择“买长走短”】
旅客如果买不到想到达的车站,可买远一些的大站,也可以从出发城市的前一两个车站买起,然后在本站上车,避开热门车站,买到车票的概率会更高。
【不通过第三方代购网站购票】
铁路部门提醒,不要通过第三方代购网站和手机客户端购票,避免因代购方冒用他人信息导致无法在网上办理退票、改签,影响出行。
更不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网站和手机客户端,以免个人信息泄露带来风险。(完)
距离今年的“十一”黄金周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,你出行的车票都抢到了吗?今天起,10月6日的返程火车票也将正式开售,记好这些注意事项帮你顺利抢票!
部甚至因为降价被砸。与之前开盘动辄去化几百套房不同的是,现在7天能去化20套就已算是好成绩了,即使是这样,还是房企以平价、降价来获得的。对此,业内人士表示,调控政策没有放松迹象,短期内市场难以回暖,购房者逐渐回归理性,房企投资积极性降低,但近期的央行降准或将迎来新的利好。
“十一”黄金周,我省消费市场在结构调整中实现新跃升,传统消费提质升级亮点突出。10月1日至6日,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600家大中型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.6亿元,同比增长1.4%。
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,郑州市大部分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都在十月一日降价,门票价格降了,门票收入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有所增加;游客的人数多了,景区的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不仅没有降低,反而大幅提升,这是什么原因呢?
国庆期间,一批国家工程加速推进,普通的建设者们坚守岗位,奋斗在祖国需要的地方。
在她参加婚礼的那家酒店,当天一共有20对新人在办婚礼。“每一家都在酒店大堂摆了迎宾台,密密麻麻的。”小白说,如果不是到迎宾台处找朋友带领,很容易走错厅而参加错婚礼。
今年国庆当天,来自全国各地的14.5万名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,观看隆重的升国旗仪式,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。随着五星红旗升起,万人齐唱,歌声嘹亮,令人热血沸腾。
国庆假期,远方的人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和家人相伴。可能大多数人眼前的“团聚”,是回到熟悉的故乡,和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,面对面地感受相聚的喜悦。
今天(6日)是国庆假期的第六天,从昨天(5日)开始,很多短途旅游、探亲的朋友开始规划返程,各地陆续迎来返程客流。截至目前,全国铁路累计发送人数已经突破1亿人次。
国庆假期多地的景区客流出现“井喷”。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国庆假期旅游市场数据就显示,这个假期,国内游客数量以及国内旅游消费稳